京津冀区域内高铁(城际)总里程由2013年底的1284公里,增长到现在的2624公里
“轨道上的京津冀”持续提速促协同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北京市民谢晓兰一家三口乘坐高铁到张家口游玩了两天。高铁是近几年他们一家外出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乘坐高铁出游不仅安全舒适,而且行程准时可控,让旅游变得更悠闲。”谢晓兰说。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十年来,京津冀区域内轨道线不断加密,人们尽享“轨道上的京津冀”带来的出行红利,三地经济生活加速融合。
铁路网建设有序推进
3月30日,在怀兴城际铁路廊坊至大兴机场段廊坊空港新区动车运用所施工现场,中铁二十二局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对围墙腻子进行打磨,为后续外漆喷涂做准备。
目前,廊坊空港新区动车运用所路基工程、结构物、站场附属工程基本完成,预计5月30日前完成围墙粉刷、绿化等剩余工程,为下一步静态验收、开通提供保障。怀兴城际铁路廊坊至大兴机场段开通后,将进一步便利沿线群众出行,促进京津冀三地经济生活交流。
今年以来,铁路部门统筹建设资源,加强施工组织和科技攻关,优质高效推进京津冀区域铁路建设。
京滨城际铁路是连接北京市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城际铁路,是“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12月,宝坻至北辰段及沿线中国铁路北京局宝坻站、宝坻南站、北辰站已开通运营。未来,京滨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后,将与京唐、京津城际等多条线路连通,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路网结构,为京津冀地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务。
近日,由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并应用于京滨城际铁路1号隧道掘进的“同心号”盾构机,以“零扰动”模式成功穿越京津塘高速公路这一重大风险源。该盾构机总长度约140米,开挖直径13.8米,总重量约3000吨,国产化率超过98%。
“1号隧道全长约3000米,掘进时需穿越粉质黏土地层、粉砂层及承压水含水层,下穿京津塘高速公路、北塘排污河等重大风险源,地层变化频繁,坡度起伏大,对盾构机的掘进沉降、姿态、方向误差和管片拼装精度控制等要求高。”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设计研发总院院长靳党鹏介绍,该公司对盾构机进行适应性设计,使“同心号”满足每环拼装时间小于30分钟的要求,掘进方向误差控制在3毫米内,管片拼装精度控制在3毫米内,实时监测成型管片上浮量,做到全程掘进不换刀。目前京滨城际铁路1号隧道已累计掘进200余环。
城际铁路网越织越密,高铁干线网加快推进。3月26日18时30分,经过近6个小时的持续奋战,雄忻高铁雄保段一标项目大清河特大桥跨大清河河堤连续梁258号墩0号块顺利浇筑完成,这是该项目完成的首个连续梁节段施工,为后续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雄忻高铁起自雄安站,终到忻州西站,正线全长342.661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昆通道的重要部分。中国铁路北京局站房项目管理部负责雄忻高铁雄安站至保定南站区段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该项目管理部提前筹划,对现场进行仔细勘察,精心制定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质量,强化测量放线和现场盯控工作,确保了首个连续梁节段施工的顺利完成。
路网规模质量持续完善
今年清明假期运输期间,中国铁路北京局累计发送旅客664.2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32.8万人次,京津冀多个客站、线路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其中,4月4日,石家庄站(含所辖9站)发送22.2万人次、唐山站发送4.39万人次、大兴机场站发送0.38万人次、高邑西站发送0.31万人次,均创开通运营以来日发送量新高。
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的背后,是路网规模质量的持续完善。十年来,“轨道上的京津冀”跑出加速度。
区域内国家高铁主通道加快完善。石济客专、京包客专(京张高铁)、京哈高铁等相继建成通车,京津冀与东北、西北、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周边区域联通时间大幅缩短,城市群间良性互动局面初步形成。
城际铁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津保铁路、京雄城际、京唐城际(燕郊至唐山)、津兴城际等相继开通运营。京津冀城市群内部联系更加紧密,京雄津保“0.5至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京津冀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交通圈基本形成。京津冀区域内高铁(城际)总里程由2013年底的1284公里,增长到现在的2624公里。
十年间,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轨道上的京津冀”带来的出行便利。
数据显示,2014年,京津冀地区铁路旅客发送量2.52亿人次,其中北京市1.23亿人次、天津市3636万人次、河北省9278万人次。2023年,京津冀地区铁路旅客发送量3.25亿人次,其中北京市1.52亿人次、天津市4970万人次、河北省1.24亿人次。
三地经济生活加速融合
4月8日6时30分,张家口市民樊浩力赶到张家口站,他要乘坐高铁去北京上班。
家住张家口,工作却在北京。樊浩力却从未感觉到这种“双城生活”的不便。“乘坐京张高铁,不到一个小时就到清河站了,再换乘地铁,很快就到单位了。”樊浩力说,京张高铁开通后,他周围有很多在北京和张家口之间往返通勤的朋友。
“轨道上的京津冀”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还放大了各类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空间,很多企业选择“北京研发、津冀落地”。
北京国华科技集团是一家集选煤新工艺新设备研发、工程设计与承包、选煤设备生产制造、选煤厂运营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2018年,该集团进一步优化在京津冀区域内的布局,将总部和研发中心留在北京,生产则落在唐山,在唐山高新区成立了唐山国华科技洁净煤技术有限公司。
“坐高铁从唐山到北京很方便,这是公司总部把子公司设立在这儿的一个重要原因。”唐山国华科技洁净煤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令云说,日益便利的轨道交通,不仅让他们更好地与总部沟通联系,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在全国拓展业务,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记者 方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