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 王文华 张涛 冯维健
在模拟联合国大会上,中学生们围绕全球城市废水处理问题、冲突地区儿童权利保护等议题展开激烈讨论,他们秉持各自代表国家的核心利益与立场,进行深入而富有思辨性的交流。这是河北雄安新区首届中小学生模拟综合实践大会上的一幕。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雄安新区,设立7年多来,围绕疏解人员关心、创新人才关注的基础教育,不断提升支撑能力。随着各类人才和创新要素向这里聚集,一些教育新思想、新观念的“幼苗”也在破土而出。
“世界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在孩子们心中,理想的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里有哪些好玩有趣的景象?关于未来社区,他们又有哪些期待?
半月谈记者走进雄安容和悦容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由孩子们自主设计、动手布置的“未来之城”作品展。小朋友们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借助超轻黏土、废纸、毛线等简单的材料,将他们心中的“未来之城”展示出来。
教育的落脚点是立德树人。在雄安新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小孩说话也管用”是中关村三小雄安雄东实验学校的一次探索,校领导每月和学生们开座谈会,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各种意见建议。
“雄东片区满足老年人锻炼的公园多,但适合年轻人的运动场所少,最好建一座足球场;很多外地人来到新建片区找不到停车位,希望增加路标路牌……这些都是小学生们的调研成果。”中关村三小雄安雄东实验学校校长孙兰平说,起初只是想培养孩子做学校的主人,后来发现通过积极引导,孩子们的视角从学校扩展到社区再到雄安,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在雄安新区首届中小学生模拟综合实践大会上,学生们模拟政协小组讨论,围绕雄安新区智慧场景应用、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白洋淀候鸟保护等17个“提案”展开交流。
雄安新区教师教授学生芦苇画制作技巧 牟宇 摄
“教材不是孩子的全部世界,但世界是孩子最好的教材。”雄安容和德辉学校校长李欣欣说,未来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优秀民族情怀、科学探索精神、国际艺术视野的幸福公民。
“未来不是我们等待的场景,未来是我们正在创造的目标。”孙兰平说,我们努力培养孩子们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学习的良好品质,让他们成为具有“家乡心、世界眼”的人。
“始于兴趣才能久于热爱”
课桌椅搬到角落,孩子们席地而坐,大屏幕上是求平均数的数学公式,教室里摆放的是体育运动器材……在雄安容和德辉学校,一堂别样的“体育 数学”课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
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学生在操场上运动 牟宇 摄
“学生觉得课堂枯燥,自然没办法学好数学。”李欣欣说,“我们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用1分钟时间比赛呼啦圈,再用平均成绩决出‘运动之星’小组。通过现场统计,学生不仅学会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还引导他们自己悟出了平均数的意义。”
德智体美劳,“五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缺一不可。半月谈记者在雄安新区走访时,不少教育工作者提出,“未来教育”体现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培养和塑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五育并举只是基础,最终要实现五育融合。
“始于兴趣才能久于热爱。”雄安史家胡同小学校长助理王映说,排练课本剧,语文课上组织诗词文稿,音乐课上排练舞蹈动作,体育课上组织队形训练,美术课上教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她们在实践中发现,只有多学科融合才能将校园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安新县端村学校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孩子们利用语文课上的知识写诗颂莲,用数学课上的原理绘制雄安时间表盘,用科学课上的实验探究节水方法,用美术课上的技能编织白洋淀芦苇画……
“为期一个月的主题学习中,学校从育人角度打破了学科壁垒,所有活动经过系统化思考,实现了‘语文 数学 音乐 美术 科学 道德与法治 综合实践’7门课程的融合,逐步探索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场域育人的‘四全育人’新方式。”端村学校校长田水莲说。
“各学科在诸多方面存在共同点,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各科老师不能只想着自己学科的‘一亩三分地’,还需要考虑到学科间在育人目标实现、课程实施、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共性。”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容东分校校长胡友永说,在“四全育人”目标指引下,高考命题、备考中也要研究学科间的深度融合问题。
遵循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更重要的是让全体学生共享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放弃个性,针对学科基础不同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因材施教?“未来之城”也进行着探索。
在容和德辉学校,学生跟随父母来自各地,入校前教材不统一、进度不相同、底子不一样。在数学和英语学科的教学中,他们实行走班制,将同一起点的学生分到一起,让每间教室的教学进度快慢不同,但学生的接受程度相同。借助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教师就是要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为其一生的成长和幸福赋能。”李欣欣说,作为教育工作者,她更希望通过探索在雄安找到中国未来学校的影子。
“为每个孩子多开一扇窗”
在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除国家标准课程外,他们传承并发扬北京四中优秀教学理念,将四中的戏剧社团引进雄安校区,设置每周2课时戏剧必修课,要求全体学生接受戏剧教育、参与戏剧活动、体验舞台成长。
“好的教育在于为每个孩子多开一扇窗。”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校长黄春说,他们全方位吸收北京四中积累的教学经验,着力挖掘学生 感兴趣与愿意努力的方向,素质教育并不是不重视分数,让孩子们在兴趣中每天一点点进步成长。
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从教学管理体制、教师薪酬待遇、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快教育改革创新。雄安新区出台了《雄安新区智慧教育五年行动计划》《河北雄安新区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全方位规划构建雄安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为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雄安新区提高各学段生均公用经费执行标准,已累计投入6.1亿元用于生均提标保障项目。强保障的同时,加大引入京津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5月9日,京津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同雄安共享推进会在河北雄安新区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联合推出系列新举措,推进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同雄安共享。
按照统一安排,北京四中、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北海幼儿园等知名校(园)长在雄安新区设立领航名校长工作室;天津市第四中学、天津市实验小学、天津市实验幼儿园3所学校与雄安新区3所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等。
几年来,雄安新区面向全国引入了33名优秀校园长,招聘教师2600余名,其中高中学段研究生比例达到75%以上,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新区教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京雄两地的学生借助视频连线同上一节双师课,这在雄安并不稀奇。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一间多媒体教室里,年轻教师张小涵熟练地打开智慧教育平台,经过远程连线,屏幕上出现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上课的场景。这节课她与身处北京的资深教师龚丽一同讲授。两人相互配合,你开篇导入、我组织活动;你提出问题、我负责解答。两地学生同频共振,深度参与其中。
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副局长李玉金表示,目前已有69所京津冀优质学校与雄安新区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帮扶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雄安教师与京津名师对接,通过“结对子”“拜师父”提升自己。
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从“一对一”模式下的牵手帮扶,到成为“一家人”抱团发展,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雄安树起了一座风向标。
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局长高立春表示,立足当下,放眼未来,雄安新区将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创新与变革,不断满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需要,增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